小说连载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中华苍穹 > 第二百二十九章 材料革命

第二百二十九章 材料革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光绪一遍又一遍的翻来覆去的看着电报,怎么看怎么高兴。就算第二天登上火车时还黑着眼圈的光绪依然是一脸笑嘻嘻的模样。

有最好的巡洋舰自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就算只是试验舰,也代表了大清未来海军的战斗力。高兴之余也有人带着深深的担忧。比如,同样看过电报的王士珍和唐绍仪。

唐绍仪认为,这种军舰的出现就意味着清国的科技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一定会引起世界各国的警惕,也必将会导致引进外国技术和派出留学生方面出现困难,必竟现在大清可是满世界说自己哪都不行。

而王士珍担忧的却是这种军舰过于强大的性能。谁都知道这艘军舰是为了将来对日作战用的,但是它的出现必然会引起山西方各国的注意。就算是大清战胜了日本,大清的海军在英法等国面前依然是弱小的。一但西方列强想要强行取得该舰的相关技术,大清该如何应对呢?

问题也许会很麻烦,但却不是急事。至少对日战事爆发前,光绪有把握能保守这个秘密。必竟相关的设计制造单位,负责安保的可是冷峻的特工和皇家宪兵。日本的六六舰队眼下可是眼中钉肉中刺。先把舰造出来,等打赢了日本再说吧。

最高航速24.6节,最高维持时限为100分钟。。汽轮机完好,锅炉舱一切完好。

三联装炮塔最大射程1.2万米,有效射程八千米。

有效射程内,射击稳定性好。最大射速1.5分钟每发。

整舰结构完好,主结构完好。没有出现破坏性损害。

好呀好呀,光绪拿着从光绪岛发回二次加密电报,亲自翻译后高兴得整夜没睡。没想到实在是没想到,工业基础薄弱的大清竟然能够一次测试成功。

三联装火炮、新动力带来的高航速,加上外飘的大西洋型舰首……哦不,现在已经叫做中华型舰首。对于较西方更容易上浪的垂直舰首,新式的中华型外飘型舰首除了不容易上浪而提高舰船稳定性而更好适应更恶劣的海况条件外,长长而尖削的曲线剪刀型首柱呈一种适合于赛跑的态势,在海上能劈开海浪前进以减小波浪阻力。如以,保证了舰船的强大动力能最大限度地转换为高航速,:。加高的高舰桥设计,使指挥和驾驶人员拥有更好的视野。瘦长的舰体也有效的减少的受弹面积。

这些还只是从外型上能看到的,中华型舰首对于西方工业实力强大的国家而言仿制不是问题,就算是三联装火炮都不是问题。可是没有火炮延时装置的三联装火炮会因为着弹点的散射而失去实用效能。所以,军舰内部使用的液压退制技术、火炮延时装置、背负式炮塔结构、小水密舱设计,重点防护的概念以及最关键的汽轮机技术才是中国可以挑战世界的底气。

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人多就是力量大的冷兵器时代,武器的优劣往往决定的战场的走向。速度更快,火力更强就成了海军舰船的设计目的。终于,泱泱中华在光绪的带领下,依靠着洞穿未来百年海军的眼光,集中着全世界未来精英,调集了国内最顶尖的工人。调集了大清所有财力物力……终于,可以引领世界海军技术的葫芦岛号试验舰出现了。可惜的是,它还不能展示在世人面前。因为一但它的现世必然会引起包括世界第一海军的英国,和欲挑战英国的德法两国。以及不干心屈居一隅的美国人来强夺。大清还没有到可以反抗的时候。所以,它只能静悄悄的出现,然后静悄悄的离开。正如即将进行的抗沉性实验,那是实实在在用305毫米的炮弹打在葫芦岛身上。目的就是模仿军舰在受弹后的生存能力。而且这种实验可能还不指进行一次,因为部分数据需要重复测试。

为了能保住葫芦岛号这艘花费了93万余两白银建造的,还是国内成本价的军舰,一向稳重的程诚都直言不讳说光绪浪费国帑,就连原本还叫嚣着要造个百十艘后去打英国的吴德仁都开始在后面说光绪就是个败家子。就连刘步蟾、邓世昌这些老北洋军官看光绪的眼睛都是红的。。有甚者如冯祁之类已经直接搬到葫芦岛号上,说要与舰同沉。

抗沉性试验是必须要进行的,因为这点不能等到战场上再进行。“这是对海军将士生命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未来战列舰的设计做前期的实验。也是在锻炼我们的舰船打捞能力。”光绪的话很好的安抚了激动的海军,让海军带着无比的遗憾,和带着对未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才出现的战列舰的期待,开始着手准备对葫芦岛号试验舰的抗沉性试验。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