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185章 九品中正

第185章 九品中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去了泰山府君可莫说张爷爷亏待他们。”

察举制最终的腐朽只是生动说明了,社会运行中占据有利地位的阶级,会通过各种手段保证本身的垄断地位可以世袭。

而为了确保这种垄断,甚至不惜去毁坏侵蚀掉原本的选拔制度,而即使会造成社会进步的停滞或者倒退,依然在所不惜。

也是因此,腐朽的察举制退出历史舞台,在察举制中诞生的考试这种方法,逐渐散发光芒,影响华夏千年之久。】

“这些读书人的心,真黑啊!”

张飞摇头感叹,浑然不觉厅内投过来的微妙眼光。

总之,玩儿法多的伱目不暇接,咱们现在的影视圈颁奖什么的都得叫一声祖宗。

后来的曹丕就感叹说这些名士“位成乎私门,名定乎横巷。”

朝廷不仅失去了基层的行政权,甚至失去了舆论话语权,从而导致人事任免权也没了,因此东汉只能说亡的一点都不冤。

但即使豪强依靠名士垄断了话语权,但还是有可能会让肥水流了外人田。

因为察举制归根结底来说是比较倾向于寒门和黔首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豪强个个都是僮仆上千,用得上孩子孝顺?

“要是俺在这晋,岂不是世世代代都只能杀猪了?”

“我看未必。”庞统没好气道:

“如翼德这般脾气,卖肉还没两天定然便被捉走贬为豪门私奴。”

张飞倒也不生气,嘿嘿笑道:

“既如此,等平了中原后,俺可要给他们掘一户好坟。”

所以豪强世家们的最终武器被合力抬了出来,那便是九品中正制。

这个制度并不是用来代替察举的,它是一种人才评价系统,根据家世分品第,算得上是察举制的辅助。

本质上来说是为了将名士抢夺过去的权利重新拿回中央,算是一种中央集权手段,也是曹丕拍板通过的原因之一。

而世家们也觉得这个制度很好,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在定乡品这个步骤就可以轻轻松松将那些世家之外的人定成下三品,彻底杜绝他们翻身的机会。

这也是我们之前在晋书里看到那些孝顺故事都异常离谱的原因,被彻底杜绝仕途的寒门士子已经接近疯狂,只能编造这种愈来愈离谱的故事,期待以此能叩开沉重的九品门扉。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