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家父曹孟德 > 第九十一章 我预判了他的预判

第九十一章 我预判了他的预判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果我是曹彰,我定下了诱敌出城的计策,肯定会在前进的路上设下伏兵,一旦我军去截杀他的部队出现,他的伏兵就会杀出,对我军进行夹击,这是第一种可能。”李桓冷静思索之后,给出了答案。

李式轻轻点头:“叔父你分析得没错。按你的说法,应该还有第二种可能,不妨接着说。”

“第二种可能,就是他可以趁着我军出动兵马出城截杀的时候,安排兵马来偷袭长安,争取趁夜偷城!”李桓随后说出了自己的第二种猜测。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两种方案并行,既要对我们出城的部队伏击,同时也要偷城!”李应忍不住插嘴说道。

李式点了点头:“二位叔父说得都没错,但你们不要忘了一个前提,曹彰有多少兵马?如果他的兵力强于我们,他这样安排,的确是有成功的可能。可现在他加上段煨的援兵,也不过一万五千兵,如果要这样分兵,够用吗?”

“他们现在是无法攻入,可我们能守多久?难道我们就放任曹彰去接触马腾、韩遂吗?万一这两个摇摆不定的小人,真的被曹彰说动,配合他一起来围攻我们,我们又能守多久!?固守就是坐以待毙,我们不能就这样困在长安城里等死!主动出击是最好的选择!”李傕反驳着李桓。

“按照之前董承信中所说,曹彰此次出征,是在曹操面前签下了军令状,要限期破城的。他今日强攻不下,如果继续拖延下去,肯定难以在曹操面前交代。设计哄骗我们出城,是他唯一的获胜机会。”

“倘若我们出城伏击,却中了他的埋伏,那才是得不偿失。我还是认为固守为宜,拖到了时间,曹彰无法破敌,自有曹操的军法收拾他。我们不战而胜,岂不是更好?!”李应也站在了李桓一边,提出了另一个方案来劝说李傕。

“你们的想法完全是一厢情愿。曹彰可是曹操的儿子,虎毒尚且不食子,难道曹操还真会因为曹彰打不下长安杀了他?!我们兵力远超曹彰军,足有五万人,是曹军的三倍还多。如果担心曹彰有埋伏,我们多派一些人出城截杀他就是。”

“别忘了,长久消耗,我们不能出城去获得粮草物资补充,五万大军每日的消耗,远比曹彰的兵马要多,所以能够主动出击,一举击杀曹彰,对我们才是最有利的方式!”李傕现在已经拿定了主意,根本听不进李桓、李应的劝说。

李傕听完李式的话,忽然眼睛一亮:“式儿,你这样分析,我还想到了一点!如果曹彰真的这样安排的话,那他的大营,守军可能就很少了!”

李式用力地一拍手,附和着李傕的话:“父亲说得正是我最想说的!曹彰引我们出城,无论他是伏击也好,偷城也罢,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分配出去。那他守营的兵马就不会多,我分析就算他胆小怕死,均分三处用兵,能留下五千兵士守营就是极限!”

听到这里,李桓有些明白了李式的意思:“你的意思,我们再出一支部队,去抄袭曹彰的大营?!”

“大哥,你的想法是好,但其实很难成功。你想想,那曹彰完全继承其父曹操奸诈的性格,当初奔袭雒阳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怎么可能想不到只带百人去凉州,我们一旦察觉会派兵截杀这么浅显的道理?!”李桓不肯放弃,继续劝说着。

他的性格本就谨慎,又经历了和曹彰的几次对决,让他意识到曹彰并不好对付,所以并不想轻易冒险。

李傕刚想再次反驳李桓,一直没说话的李式却开口了:“父亲,我觉得叔父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其实完全可以把问题深入地想一下,就有更好的方案了。”

李傕没想到儿子居然会支持李桓和李应,眉头微微皱起,但还是忍着脾气地问道:“怎么深入思索?”

李式却没有直接回答李傕的问题,转而看向李桓:“敢问叔父,如果你是曹彰,设下了这个引诱我们出城的计策,你会如何安排?”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